昆明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工程造价这行,有句话叫“图纸看不懂,造价全白懂”。不管是刚毕业的学生,还是转行想做造价的新人,几乎都会卡在“识图”这关:对着密密麻麻的线条、符号和数字,像看天书一样发懵;好不容易记住几个图例,一到实际图纸又分不清哪里是梁哪里是柱;更头疼的是,看懂了图却不知道怎么和算量挂钩,算出来的量不是多了就是少了……
其实识图没那么难,只是很多人一开始就用错了方法。昆明优路教育就结合带过20多个新人的经验,从“为什么要学识图”“新手常踩的坑”到“从0到1的学习步骤”,手把手教你把图纸“看穿”,让你少走半年弯路。
一、为什么说“识图是造价的命根子”?
工程造价的核心是“算量”和“计价”,而算量的头等步就是“看懂图纸”。你想啊,图纸是工程的“语言”,设计师把想法画在图上,施工队按图施工,我们造价员按图算钱。如果连图纸都看不懂,算出来的工程量就是空中楼阁——可能漏算一根梁,一栋楼就少算几十万;看错一个标高,土方量能差出几百方。
我之前带过一个实习生,第快速算一栋住宅楼的混凝土量,对着结构图算了三天,结果比老师傅少了20多方。后来一核对才发现,他把“KL7(3A)”当成了普通框架梁,没注意后面的“3A”表示“3跨带1端悬挑”,漏算了悬挑部分的混凝土。就因为一个符号没看懂,整个结果都错了。
所以说,识图不是“附加技能”,是造价人的“基本功”。图纸上的每一条线、每一个数字、甚至每一个备注,都可能藏着“钱”——要么是你该算进去的成本,要么是能帮甲方省下来的钱。
二、新手学识图,较容易踩的3个坑
很多人学识图,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,越学越迷茫。这3个坑,你要是避开了,能少浪费3个月时间:
1. 死记硬背符号,忽略“理解”
刚学识图的人,总喜欢抱着《建筑制图标准》背符号:“Φ是钢筋,@是间距,JL是基础梁……”背了一堆,到了实际图纸上还是反应不过来。
其实符号只是“代号”,重要的是理解它代表的“实物”。比如看到“QL”(圈梁),你要想的不是“这是圈梁的符号”,而是“圈梁是沿墙体布置的,作用是增强房屋整体性,一般在±0.000以下或楼层交界处”。结合它的作用和位置去记,比孤立背符号好10倍。
2. 只看单张图,不看“图与图的关系”
一套完整的图纸包括建筑图、结构图、给排水图、电气图等,几十张甚至上百张。很多新人拿到图纸,盯着一张平面图看半天,却不知道“建筑图和结构图要对着看”。
比如建筑平面图上标了“C1521”(1.5米宽、2.1米高的窗),但结构图上对应的位置可能有一根“过梁GL-1”,如果只看建筑图,算门窗洞时就会漏算过梁体积。记住:图纸是“整体”,任何一个构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,建筑图定位置和尺寸,结构图定材料和做法,两者必须对照着看。
3. 光看不动手,脱离“实际工程”
“我看懂了”和“我会用了”是两码事。见过不少人,对着教学视频能说出“这个是框架柱,那个是剪力墙”,但拿到一个真实项目的图纸,连“哪里是入户门”“楼梯在哪个位置”都找不到。
原因很简单:没动手画过,没去现场看过。图纸是二维的,工程是三维的,只有把二维图纸“脑补”成三维建筑,才算真的看懂。较好的办法是:找一套简单的图纸(比如一层小别墅),一边看一边在纸上画草图,或者用CAD跟着描一遍,画完再去工地对照实物,印象会特别深。
三、从0到1:3步掌握识图核心能力
避开了坑,接下来就是具体怎么学。这3个步骤,是我带新人时总结的“较快上手法”,照着做,1个月就能看懂基础图纸:
头等步:先搞懂“图纸的语言规则”——3个基础要素
图纸就像一门外语,先学“语法”才能看懂“句子”。这3个要素是“语法”的核心:
图例和符号:从“常用”开始记
不用背完所有符号,先记“高频出现”的。建筑图重点记:门窗(M/C开头)、墙体(外墙/内墙)、楼梯(LT)、散水(SJ);结构图重点记:框架柱(KZ)、框架梁(KL)、板(B)、基础(J开头,如JL/JC)。
记的时候结合“图纸总说明”——每套图纸的开头都有“建筑设计总说明”和“结构设计总说明”,里面会列出本项目用到的图例、材料做法、尺寸单位(重点看是“毫米”还是“米”),比翻规范书实用多了。
尺寸标注:看懂“数字背后的含义”
图纸上的尺寸分“总尺寸”“定位尺寸”“细部尺寸”。比如一张建筑平面图,较外面的数字(如1-10轴,总长30000)是总尺寸;柱子到轴线的距离(如距A轴200)是定位尺寸;门窗的宽度(如1500)是细部尺寸。
算量时较容易出错的是“尺寸单位”:建筑图一般用“毫米”(mm),但总说明里可能标“标高单位为米(m)”,比如“室内外高差0.300”是300毫米,别当成300米闹笑话。
标高:分清“正负零”和“相对标高”
“±0.000”是个基准线,一般指室内地面。比它高的是“正标高”(如二层地面+3.300,就是比±0.000高3.3米),比它低的是“负标高”(如基础底面-1.500,就是比±0.000低1.5米)。
算层高、土方开挖深度、楼梯踏步高度时,标高是关键。比如一层层高3.3米,就是“二层地面标高(+3.300)减去一层地面标高(±0.000)”,别直接拿图纸上的数字加加减减,先看清楚基准线。
第二步:掌握“看图顺序”——从“整体”到“局部”
拿到一套图纸,别上来就盯着细节看,按这个顺序看,效率至少提升50%:
1. 先看“总说明”:了解项目“基本情况”
总说明里有项目名称、建设单位、结构类型(框架/剪力墙)、层数、层高、主要材料(混凝土强度等级、钢筋型号)、抗震等级等。这些信息决定了“算量时用什么规则”,比如抗震等级不同,钢筋锚固长度就不一样。
2. 再看“建筑图”:搞清楚“房子长什么样”
从建筑平面图(底层、标准层、顶层)开始,看房屋的平面布局:有几个房间、每个房间的尺寸、门窗位置和型号、楼梯在哪里。然后看立面图(正立面、背立面、侧立面),了解房屋的外形、阳台高度、女儿墙做法。较后看剖面图,重点看“内部结构”,比如梁的高度、楼板厚度、楼梯的剖面形状。
3. 较后看“结构图”:弄明白“用什么材料建”
结构图是算量的重点,顺序是:基础图(独立基础/条形基础)柱平法施工图梁平法施工图板平法施工图楼梯结构图。看的时候对照建筑图:比如建筑图上标了“卫生间地面比室内低0.020”,结构图上对应的板标高就要调成“-0.020”。
第三步:实战练习——用“简单案例”练手
理论学完,必须动手练。推荐从“一层砖混结构的小房子”开始,图纸简单,构件少,容易上手。练习时重点做3件事:
画“构件定位图”
拿一张A4纸,对照建筑平面图,把墙、柱、门窗、楼梯的位置画下来,标上轴线编号和尺寸。画完你会发现:原来“3-5轴交B-C轴”指的是这个区域,再也不会找不到构件位置了。
算“单个构件工程量”
比如算一根框架梁(KL1):先从结构图上找尺寸(截面尺寸250×500,跨度6米),再看配筋(上部钢筋2Φ20,下部钢筋3Φ25),然后根据公式算混凝土体积(0.25×0.5×6=0.75m³)、钢筋长度(锚固长度+搭接长度,查16G101图集)。算完和老师傅对一下,看看哪里漏了(比如梁两端的支座长度)。
去工地“对照实物”
如果有条件,带着图纸去工地转一圈:看看图纸上的“构造柱”在现场是什么样子,“后浇带”在哪里,“预埋件”是怎么安装的。很多在图纸上看不懂的细节,到现场一看就明白了——比如“挑檐”,图纸上是一条线,现场一看就知道是“从屋顶挑出来的板,用来挡雨”。
四、老师傅私藏:3个让识图效率翻倍的“小工具”
除了方法,工具也很重要。这3个工具是我每天都在用的,新手一定要学会:
1. CAD快速看图(手机/电脑版)
不用装复杂的CAD软件,直接用“CAD快速看图”打开图纸,支持缩放、测量距离、标注尺寸,手机上也能看,工地现场随时对照。重点用“测量”功能:怀疑图纸尺寸标错了,直接用软件量一下,比手算快10倍。
2. 16G101平法图集(必备手册)
结构图上的“平法标注”(比如梁的集中标注、原位标注)都是按16G101图集来的。比如“KL1(3)300×600”,“(3)”表示3跨,图集里写得清清楚楚。新人建议买一本随身带,看不懂的标注直接查图集,比问人靠谱。
3. 图纸对比软件(如“CAD迷你看图”的对比功能)
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有“图纸变更”,新图和旧图哪里改了?用对比软件把两张图叠在一起,改动的地方会标红,一眼就能看出来,避免漏算变更部分的工程量。
五、较后想说:识图没有“捷径”,但有“方法”
其实学识图就像学开车,一开始觉得方向盘、刹车、油门很难协调,练多了就成了“肌肉记忆”。关键是别害怕,别想着一口吃成胖子——先看懂一张图,再看懂一套图;先算一个构件,再算一栋楼。
记住:图纸上的每一个符号、每一条线,都是设计师和工程师的“语言”,你读懂了,就能和他们“对话”,算出来的量才会准,做出来的造价才靠谱。
现在就找一套简单的图纸,按上面的步骤试试看——先看总说明,再画平面图,然后去算一根梁的混凝土量。刚开始可能慢,但坚持一个月,你会发现:原来图纸也没那么难。
- 详情请进入昆明优路教育
- 咨询电话:18697915607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kmyoulu.5zix.com/news/138956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昆明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工程造价如何识图学习的全部内容。